最近我们将有一本新书《股权微咨询:实战应用68课》要公开出版发行,书中的案例都是我们编委会成员在实际咨询中接触的案例,很多公司的股东出现股权纠纷都是公司刚成立时没有提前科学设计好股权架构,可能觉得就那么几个人,也不值什么钱,所以随便找个注册代理公司,拿到营业执照后就不管什么公司章程和股东协议,等到公司发展大了,要融资时发现公司可以值几千万甚至上亿时,这时候每个股东想到自己的利益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那么怎样才能一步步构建企业的股权架构大厦呢?
1.找不同的股东,有的出钱、出技术、出资源、出管理的,要界定他们出资的价值,对于表决权、分红权和增值收益权一定要明确,比如有的是全职,有的不参与管理,有的是找人代持股权的,由于股权分散,可以签一致行动人协议和委托投票权协议。
2.选择合适的企业类型,比如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也要合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有一定前瞻性。
3.进行动态股权分配的机制,要根据每个股东的贡献值来确定,比如技术型股东,要考虑技术研发出产品、上市、批量生产的各具里程碑,来分批兑现股权比例,而不是一直固定的比例保持不变。
4.建立一个用于激励的有限合伙企业持股平台,比如10-15%,以吸引优秀人才或其它股东进公司。
5.针对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与目标,采取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比如期权、干股、限制性股票、延期支付、员工持股计划等。
6.对于有限合伙企业的注册地,考虑风险规避和税务筹划,对于股东退出公司的条件与回购价格,要提前约定好,以免产生纠纷。
总之,要确保创始人的股权主导地位,让他有绝对的决策权,跟其它股东之间的分工、责权利要写清楚,股权比例要动态调整,与股东在不同阶段对公司的贡献值是一一对应的,对于资源股、资金股、人力股,根据不同阶段起到的不同作用,计算不同的权重比例,科学分配股权。